6月已有10余家房企转让资产 标的涉及总金额超360亿元
每经记者 陈荣浩 每经编辑 魏文艺
为加速资金周转,6月以来多家房企试图通过出售股权、调整业务结构、引入战投等方式破局。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从6月1日至6月20日的20天内,包括云南城投、远洋集团、阳光城等在内的10余家房企发布了出售、转让资产或股权的相关公告,标的涉及的总金额超过360亿元。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6月20日下午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项目转让对整个行业来说并不是坏事。企业转让项目的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因为碰到了流动性问题,为的是缓解资金压力;有的则是出于业务布局和投资才做出的取舍。无论基于哪种目的,房企通过项目、股权的转让,能够有效处置资产,也有助于风险化解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
多家房企转让资产
6月17日,云南城投(SH600239,股价1.94元,市值31.15亿元)发布重大资产出售预案,拟挂牌转让20家下属企业股权或合伙份额,底价60.26亿元。本次出售所持有的昆明城海等20家下属企业股权或合伙份额后,拟将收到的价款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以降低资产规模及有息负债、优化资产结构、节约资金利息支出、减轻经营压力,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6月14日,远洋集团(HK03377,股价1.31港元,市值99.77亿港元)作价50.15亿元,出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丽泽商务区的远洋锐中心项目,买家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6月13日,阳光城(SZ000671,股价2.26元,市值93.57亿元)发布公告称,拟转让浙江永康6宗地块予滨江集团,股权转让代价为14.98亿元,滨江集团还需偿还目标公司原有负债33.04亿元,合计代价48亿元。对于此次项目转让,阳光城表示,既可以维持项目的可持续性开发建设,有利于保证项目交付,又可以削减公司债务,符合公司当下经营现状。
6月10日,路劲基建发布公告,拟以6890万元出售河北联营公司45%股权;6月1日,建业地产发布公告,拟引入国资(河南铁建)作为战略投资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进入6月以来,包括云南城投、阳光城、祥生控股、当代置业、中国金茂等在内容的10余家房企发布了转让项目/股权的公告,涉及标的总额超过360亿元。
“部分房企出售项目或股权,或与自身资金流动性危机存在一定关联。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销售端成色欠佳,加之近期不少房企面临较大规模的到期债务,出售项目以缓解自身流动性压力,避免债务违约。”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6月20日上午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今年以来楼市政策端频吹暖风,但疫情等因素使得销售端恢复情况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此阶段,房企频繁出售项目也不排除是剥离地产资产、整合并优化企业资源之举。
房企资金压力仍较大
“出售资产股权及引入战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部分房企希望通过引入高效优质合作伙伴以强化自身经营周转能力。同时,房企频繁出售房地产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场传递出房企资金压力较大的信号,市场担忧情绪或会加大。”
关荣雪表示,部分房企出售股权和资产,对优质企业来说其中蕴含着诸多机会,出售环节中仍有不少潜在价值较高的优质项目,部分现金流较为充裕的房企可借机补仓低价优质项目,增加自身收益。
一位参与过企业并购的华南房企高管6月20日下午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各行各业本质都一样,都是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法则,对地产行业来说也是一样的。对于优质项目,经营稳健的房企自然优先享有收并购机会。但对于出险房企出让的项目,接盘的企业往往更为谨慎,极少有项目能够进入到尽调阶段。一是有些出险房企压根不愿意卖优质项目,二是收购方与出让方往往出让资产定价存在较大差异,而大众在公告中看到的出让,事实上背后都是多方博弈后的结果。”
国海证券在研报中提到,判断下行中的市场是否拐点是否到来,通常可以观察市场中的“四个底部”,分别为政策底、销售底、拿地底、开工底。而在本轮地产周期中,目前正处于从“政策底”迈入“销售底”的过程,随着各地陆续出台楼市宽松政策,不排除在今年二季度就见到“销售底”。